台风“山竹”被除名的原因是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。具体来说,台风“山竹”具有强度强、强风范围大、风雨影响严重等特点,与台风“百里嘉”影响区域重叠,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因此,台风“山竹”被除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,以避免这个名字被其他热带气旋使用时产生混淆。
另外,台风“山竹”的前身名字“榴莲”也是因为风势太凶而被除名的。
台风“山竹”是一种位于深圳的热带气旋,其级别通常是根据其最大持续风速来确定的。然而,由于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存在多种标准,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差异。
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(JTWC)的评级中,台风“山竹”的最大持续风速为17级或17级以上。然而,在其它评级体系中,它的最大持续风速可能会有所不同。例如,在香港天文台的评级中,“山竹”的最大持续风速可能为14至17级。
需要明确的是,这些评级标准是受到特定的评估方法和工具、热带气旋的位置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。因此,尽管存在一些差异,但这些评级结果仍能提供关于热带气旋强度的重要信息。
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关于深圳台风“山竹”的信息,建议参考最新的气象预报和相关官方公告。在面对热带气旋时,应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。
1、山竹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。中国气象局曾于2001年下发《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》,以菩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。
2、超强台风山竹为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。“山竹”一名由泰国提供,是一种水果。
3、2018年9月7日20时,台风“山竹”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;9月15日,台风山竹从菲律宾北部登陆 ;15日18时,广东省防总决定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;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,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;17日晚20时,因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,中央气象台停止对其编。
山竹台风12~17级风力。
“山竹”来势汹汹,登陆前已经导致广东等地出现强风雨。监测显示,16日0时至14时,广东中南部和沿海大部最大阵风有8~11级,广州南部、中山、珠海、香港、澳门、深圳等地有12~13级,深圳、汕香港等局地达14~17级;珠江口及以东沿海地区出现大到暴雨,深圳、惠州南部、汕尾北部等地大暴雨(100~165毫米)。
其中,香港大老山1小时平均风速追平1962年台风温黛,创造的小时风力纪录(189公里每小时)。“山竹”破坏力巨大,导致华南海陆空交通全面受阻。公路方面,广东除韶关、河源、梅州外的18个地市高速公路及特大桥梁入口全部封闭。
台风“山竹”的特点:
1、强度强:“山竹”9月7日20时起编,11日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,15日5时仍为超强台风级别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(65米/秒)。
2、强风范围大:“山竹”云系庞大,直径范围达1000公里。
3、风雨影响严重:预计16日~18日,华南中西部沿海风力将有14~16级,阵风达17级以上;广东南部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南部、海南岛、云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,局地有特大暴雨。
4、影响区域重叠:“山竹”将登陆雷州半岛到海南岛东北部,影响区域与今年第23号台风“百里嘉”重叠,风雨的叠加效应明显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台风山竹
“台风”是指来自台湾的夏季台风,它非常强烈,常常带来突如其来的暴风雨
台风的名称来源于台湾的夏季季风,给这种台风起名,这也就是“台风”的由来
1、台风山竹是目前为止记录的最大台风,超过12级。而马鞍是山竹之后最大的台风,风力12级。山竹由于路过的路径城市比较多,给当时造成的灾害远远大于台风马鞍。
2、台风,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。台风常带来狂风、暴雨和风暴潮。在气象学上,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: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(即每秒32.7米至41.4米)称为台风(typhoon)或飓风(hurricane)。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-5个纬度外的海面(如南北太平洋,北大西洋,印度洋)上形成,其移动主要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等影响,最终在海上消散、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、或在登陆陆地后消散。
台风威马逊。
1、攻击。台风威马逊攻击伤害高,技能伤害高附带麻醉效果,山竹攻击伤害低,技能伤害低,不附带任何效果。
2、防御。台风威马逊防御高,防御技能防御高,附带减伤效果,山竹防御低,防御技能没有附带任何效果。